这些年来,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妖魔鬼怪一般”的建筑物,它们在视觉上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刺激;动辄斥资亿万元模仿白宫、模仿天安门,毫无自我创新的山寨建筑屡屡映入眼帘;即便是普通民居,为了“见缝盖楼”,毫无美感的“火柴盒”也占据了主流。近日,有“世界第一门,亚洲第一大酒店,中国第一大体量的超高层建筑”之称的苏州东方之门,被网友戏称像“秋裤”,中国建筑“审丑时代”的趋势已不容忽视。
>>>苏州建筑酷似秋裤 遭网友吐槽称央视大裤衩同门
传统的建筑文化迅速地边缘化。美,好像就是新奇古怪;壮,好像就是高大奢华;至于是不是节水节能,是不是方便舒适生活,早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能满足虚荣感,多花点儿钱何足道哉?国家大剧院,这项耗资三十多亿的巨大工程不顾举国上下的反对意见,终于“顽强”地建立起来了。面对宏伟的天安门广场突兀冒出的这个“怪蛋”,听了群众的许多议论,心中不免纳闷:这个形似“坟墓”(出租车司机的话)的丑陋不堪的“国家大剧院”难道要葬送中华艺术的生命吗?著名建筑师魏大中先生在看完这整个的国家大剧院现场后,郁郁地说出了:“这个工程,你们好好总结,好好总结”。
>>>丑陋的国家大剧院
在豪·鲍克斯教授看来,建筑与建筑物显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文化的和审美的价值,后者不过是“仅仅建成而已”,其满足的也只是商业、住宅或政府的需求,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满足的是人类对于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护的就不仅仅只是人的身体了,它同时还庇护人的灵魂,满足的是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梦想的追求。
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师却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因为他们只会造房子,却无法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