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合肥市第十中学新校区
业 主:合肥市第十中学
项目规模:120个班寄宿式完整高中
设计公司: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江海东
设计主创:张斌
占地面积:158666.66 ㎡
建筑面积:17.5万㎡(包括地下建筑面积)
容 积 率:1.0
工程造价:6亿(包含土建,景观及内外饰面。不含土地)
主要材料:陶板+饰面砂浆
时间:2015.9
建筑摄影:石世超
合肥十中作为中国近年来新建的中等教育机构之一,具有承上启下,打破传统校园建筑风格的特点。项目之初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校园建筑所应有的功能与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土地形状进行了创新型的布局与设计。
在整个设计规划中,因地制宜分布各个功能区域与建筑间的位置,遵循逻辑上合理性与独创性。充分考虑使用者在整个区域内活动的舒适程度与距离关系,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个建筑的利用率。
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设计者采用了半围合与半通透的概念,使用内部庭院、架空、空中连廊以及天井等空间处理模式,营造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具有很强联系性的安静且具有交互性的空间,符合校园应该具有的气质,为学生在此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场所。
外观设计上,整个设计团队力求突破传统校园死板的造型,在追求内部空间合理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外型简洁新颖,具有年轻活力的设计。
例如整个校园的天际线形成了棱角分明,错落有致的格局,充分考虑采光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相对丰富的视觉感受。
由于整个校区被一条道路贯穿,因此在功能设计上将教学区与生活区自然而然的分布在了道路两侧,由一条钢结构的彩虹桥连接。
作为连接两个区域唯一的通道,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考虑了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从整个桥的安全性,到美观与便捷的考虑,因此形成了通透性较好,色彩丰富的设计方案,给从此经过的师生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积极的心态转换及视觉感受。
对于生活区的设计,设计师在风格上保持了与教学区的一致性与延续性,但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更为自由与开放。
带有大型公共区域的生活区是师生课余最常待的地方,因此开放性与交互性是设计师着重考量的标准,整个区域显现出轻松活泼的气氛,为使用者提供了放松与交流的空间。
体育馆作为整个校园的角落建筑,在设计上采取了更大胆开放的方案。带有纵深感的钢架设计加上大跨度的高墙给人以刚毅宏伟的感觉,符合体育馆应有的气质,同时处在校园入口处开阔地带的边角上,与地标建筑图书馆和艺术馆遥相呼应,给整个校园的布局带来平衡感与纵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