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原英国领事馆被偷拆,许多人对此义愤填膺,但也有人认为,领事馆是殖民屈辱早就该拆掉。在长期仇恨教育的熏陶下,许多人把殖民建筑看做耻辱的象征,但殖民建筑本身作为近代历史的见证,既不是殖民余毒也不是屈辱象征,以这种理由拆房子说不过去。
肆意拆迁不如完整保留
领事馆本身是不带任何殖民色彩的,清朝就在海外有领事馆45个
领事馆(consulate)是一国政府派驻对方国家某个城市并在一定区域执行领事职务的政府代表机关,而大使馆(embassy)是一国在建交国首都派驻的常设外交代表机关,比如美国驻华大使馆就设在北京,但美国在成都也有领事馆。所以说领事馆制度本身是不带任何殖民色彩的,可与此遥相对照的是,光绪三年( 1877) ,清朝政府在新加坡设立第一个领事馆,陆续在世界范围内设立了45个领事馆。
而且,同处济南的原德国领事馆,现在还是市政府院内用房。1945年5月,因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德国领事馆奉令撤销。同年11月,山东省政府奉中华民国外交部令接收馆舍,人员均被遣返回国。原德国领事馆现位于济南市人民政府大院内,被当做办公用房继续在使用。
德国人修的原济南火车站被拆,理由之一是看到就想起被压迫的历史,济南人民后悔至今
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济南火车站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但因为当时的主政领导认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加上其他基础建设原因最终被下令拆除。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德国方面要求回收大钟,政府也并未答应。与现在毫无特色的火车站相比,济南人民对原火车站评价更高,对未能阻止拆除后悔不已。
加沙的改造也证明,与“厚颜无耻”的保留相比,彰显“民族尊严”的肆意拆迁危害更大
建筑向来与政治脱不了关系,它即是权力意志的象征,也是消灭某种意识形态的武器。当巴勒斯坦人回到曾经被以色列人“侵占”的家园时,他们就遇到了难题:如何处理那些“殖民者”留下的房子?是“厚颜无耻”地全盘保留,还是肆意破坏后重建?
2004年4月,当以色列计划从加沙地带撤军时,巴勒斯坦内政部长Saeb Erekat强烈要求以色列政府“拆除所有的房屋并把它们运走”;巴勒斯坦规划部部长Jihad Alwazir对外宣称“他真的很希望放火烧掉一切”;哈马斯组织成员走上街头,他们把以色列建筑的模型拆毁以象征以色列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的瓦解。于是到了2005年9月,以色列正式从加沙地带撤军并拆毁了3000多幢房屋。15万吨的有毒碎石污染了该地区的水源,一场彰显“民族尊严”的义举,最终以沸沸扬扬的闹剧收场,并且还严重破坏了当地环境。加沙地区的失败案例表明,对殖民建筑彻底破坏的做法不合理。
保留殖民建筑并非好了伤疤忘了疼
市民不满大连凤鸣街被拆理由:殖民者是有罪,但建筑是无辜的
大连历史上是一座殖民城市,在110年的城市历史中,日本和俄国都曾留下脚印。凤鸣街是大连保存比较完整的老街,街两侧的建筑大都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俗称“日本房”。高尔基路、凤鸣街、新华街、水仙街这一区域,原有200余栋老建筑,它们是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日本侵占大连时期,依照当时欧美规划理念兴建的住宅区。这些“和式洋风”建筑,大多是二三层。小楼造型别致,每栋楼都不一样,极少重复,并都配有独立的院落,各种树木、假山点缀其中。
近年来,许多市民不断发出保留老街的呼吁。他们通过发帖呼吁、求助媒体等途径,试图改变这条老街被拆迁的命运。有人在网上撰文指出:“对于老大连人来说,凤鸣街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是一个洗尽铅华、风韵犹存的老妪,也是连接大连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一条管道。”他们认为:一、留下城市凝固的记忆和可触摸的历史;二、殖民者有罪,建筑无辜,留下也可作为侵略者的罪证。
英国人留下的皇后码头背负着市民集体记忆,香港青年不惜绝食以示抗议来反对拆迁
皇后码头建于1953年,当时并不开放给公众使用,而是专供香港总督及英国主要官员往返香港时使用,并同时举行欢迎或送别仪式。不少香港市民认为,皇后码头陪伴了他们很多年,背负的是集体记忆和亲切体验。香港政府为了配合中环填海计划,决定清拆老旧的皇后码头,但这一计划受到了市民的反对。他们认为拥有逾五十年历史的码头,承载了诸多香港人集体回忆,同时中环填海工程亦破坏了码头周边的建筑格局,强烈要求原址保留,并为此占据码头超过一个月,进行静坐示威行动,有三名年轻人还宣布为此绝食。
韩国下令停拆殖民建筑旧京城府厅,因为它象征着殖民统治而抹杀它的存在,实际上也就抹杀了事实
在韩国,社会上存在着否定日本殖民建筑的强烈风潮,但一些建筑学家一直在呼吁,殖民地建筑是韩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尝试着将殖民地建筑在建筑史上确定位置。因此才有了韩国文化财厅对首尔市拆毁旧京城府厅下达了停止命令的结果。从对待殖民地建筑的近来动向来看,如果只因为它象征着殖民统治而抹杀它的存在,实际上也就抹杀了事实,是将日本的殖民统治在历史上抹杀的行为。旧朝鲜总督府厅舍的一部分作为野外艺术品,在忠清南道天安市独立纪念馆的屋外展示着。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建筑破坏了,但是一部分还可以留下,起到向后代传达曾被统治的事实。
事实上与韩国类似,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以前对于日本殖民者所兴建的建筑,也有许多人常以耻辱之名而将之拆毁,不过在历经桃园神社、台南地方法院等多次保存事件后,现今多数人已经拥有接受殖民者之物为文化遗产的态度了。
维护历史文化多样性 比尊重狭隘民族情感重要
俄国人将最有诚意的建筑带到了哈尔滨,为整个城市的建筑树立了最鲜明的风格
相关推荐